清华大学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工作,引领高等教育变革。2013年发布“学堂在线”慕课平台,并推出首批5门慕课,截至2025年2月底学堂在线已汇聚全球近万门优质课程,全球学习者累计1.47亿,成为用户规模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知名慕课平台。2016年发布“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大力推进其在校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引领课堂革命,2020年雨课堂获得了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年度技术创新奖。
2020年春,面对新冠疫情,学校坚守教书育人职责,率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推进在线教学,实现“延期开学、如期开课”,创造性提出全体系在线教学的“清华方案”,铸就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新气象。清华人用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是不可放弃的职责”,引领了全球高校在线教育的变革。2020年秋,学校再次全方位推进建设高质量、有韧性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体系,为疫情防控背景下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新的解答思路,对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全新思考与定义,做到了所有应上、能上的课“一门也不少”,在校内外、国内外的所有学生“一个都不少”。
以开放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学校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高校开设147个雨课堂“克隆班”;学堂在线2200多门慕课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2021年春季学期至今,学校通过雨课堂“克隆班”数字孪生理念,在数字虚拟空间中完成对原始课堂的复制和映射,为兄弟高校师生实时开放了450余门优质本研课程,涵盖文科、理科和工科,覆盖近500万名兄弟院校师生。
分享中国经验,持续国际引领。成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携手全球顶级高校应对数字化时代变革对全球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联盟秘书处设立在清华大学,并由清华大学担任联盟首届主席单位。2020年至2024年,连续5年举办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共商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并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及指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贾尼尼在首届大会上谈到:“包括清华提供的学堂在线等多种在线教育平台,为数百万发展中国家的学习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内容”。
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清华大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的育人生态建设,完成自主知识产权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学科知识引擎、学生成长助手等具有鲜明清华特色的工作,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技术、新路径。自2023年秋季学期启动首批8门AI赋能教学课程试点工作,截至2025年春季学期已开展近200门。以学科为单位建设领域知识图谱、搭建学科知识引擎,有效解决当前大语言模型在绝大多数专业领域教学无法直接应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超越课程、超越课堂,更好地推动AI赋能人才培养。同时,面向新生开放AI成长助手“清小搭”,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陪伴和支持。
010-62793001
webmaster@tsinghua.edu.cn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