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4月29日电 4月26日下午,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第十五届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讲坛在主楼后厅举行。校长李路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党委书记沈水生出席活动。论坛由副校长、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宏伟主持。
本届讲坛以“普惠AI与科技创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全面融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路径与方法,重点探讨AI加速科技创新的模式(AI forscience),为AI赋能科技创新和推动社会普惠化发展搭建一个碰撞思想、激荡智慧的平台,促进博士后学术交叉与融合创新。

活动现场
李路明指出,今年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清华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之一,心怀“国之大者”,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核心战略,不断创新博士后工作机制并取得丰硕成果。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学校高度重视并在AI领域开展了扎实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清华博士后队伍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一流的学术品位,努力产出标志性、开拓性研究成果;抢抓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时代机遇,做真正有长远意义的科研,在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不断书写人生华章。
清华校友总会博士后分会会长、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表示,过去一年,博士后分会为博士后及博士后校友提供了一系列科研合作与职业发展机会,努力营造思想同心、目标同向、价值同创、成果共享的良好生态,促进了知识传递和技术创新,加强了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希望博士后校友继续保持和发扬清华人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以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为学校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唐杰分别以“理学思维融合工科实践,交叉领域践行原始创新”“从大模型看AGI的发展”为主题作报告。
圆桌论坛环节由人事处处长、人才办主任于歆杰主持。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符力耘,宁夏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志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承志,清华大学教授季向阳四位博士后校友作分享,并提出意见建议。在场的博士后校友和在站博士后与嘉宾进行了交流。张勤、清华校友总会博士后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岩为四位分享嘉宾颁发了“杰出博士后校友”奖杯。
300余位博士后校友和在站博士后现场参会。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讲坛于2010年首次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五届,旨在为博士后发展搭建互动互助、沟通交流的平台,不断提升在站博士后和博士后校友的创新创业能力。截至2024年年底,清华大学共设立5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累计招收博士后1.9万余人,在站博士后3000余人,博士后已成为支撑清华大学科研发展的重要力量。
供稿:人事处
编辑:李华山
审核:刘蔚如 刘书田 郭玲